本書為全國電力行業“十四五”規劃教材,主要介紹電力電子器件、交流技術、控制技術、諧波問題及電力電子技術在船舶發電系統、配電系統、電力推進系統、電源系統、輔機系統中的應用。本書共10章,包括緒論、電力電子器件、電力電子電路輔助系統、DC-DC交流電路、DC-AC交流電路、AC-DC交流電路、AC-AC交流電路、船用電力電子裝置、電力電子電路的諧波及抑制、電力電子電路建模與仿真。
本書基于“課程思政”與專業教學協同設計,共13章,闡述民用建筑設計原理、民用建筑構造、工業建筑設計。全書突出思政特色,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融為一體,方便教師進行“課程思政”教學,可配合慕課、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和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教學方法實施,圖文并茂、形象生動,可操作性強。 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土木類相關專業房屋建筑學課程教材和教學用書,也可供從事建筑設計與建筑施工的技術人員和土建專業成人高等教育師生參考。
本書是根據作者多年來從事電能質量領域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學識與經驗積累策劃編寫的。 本書全面講述了現代電能質量知識體系的理論、方法與技術,重點闡述了電能質量領域的電壓質量、電流質量和波形質量下的基本概念與定義,詳細描述了涉及發、供、用電各方的電能質量本質特征與產生的原因和影響,并且結合質量特點介紹了電力系統運行特性、評估方法和指標測量、國內外相關標準和為提高電能質量所采取的治理措施等。全書共有8章,另外按照新形態教材的體系安排,為配合本教材的相關知識,本書還配有可電子閱讀的附錄性學習材料:附錄A——代表性功率理論體系綜述,附錄B——電壓暫降監測數據分析,附錄C——諧波和間諧波限值,附錄D——電能質量經濟性調查案例,讀者可查閱、自主學習。
本書結合近年來國內外電力新技術及應用的最新成果,注重介紹相關電力新技術的發展概況、技術原理和應用案例。全書共分8章,包括能源互聯網、新能源發電、電力儲能、現代電力傳輸、電力市場運營、電氣節能、電動汽車和綜合能源系統控制與運行技術等。兼顧相關技術的深度和實用性,并分別從相關技術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及關鍵技術、應用案例三個層面進行分析介紹。
本書主要介紹l 綜合能源系統狀態估計的基本理論及常用模型和算法,內容分為6章。第1章為概述,第2章為電-氣綜合能源系統集中式抗差狀態估計,第3章為電-熱綜合能源系統集中式抗差狀態估計,第4章為電-氣綜合能源系統動態狀態估計,第5章為綜合能源系統分布式狀態估計,第6章為基于數據驅動的綜合能源系統狀態估計。
本書著重闡述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應用技術。第一章緒論。第二章闡述作為繼電保護硬件系統的幾種主要繼電器的作用原理、分析方法和整定原則。第三~七章闡述電網的相間短路的電流、電壓保護,輸電線路的接地保護,輸電線路的距離保護、縱聯保護和自動合閘。第八~十一章闡述電力系統的主設備保護、母線保護和電動機保護。第十二章介紹直流輸電的配電系統的保護與控制。在附錄中介紹了繼電保護裝置的主要試驗技術,如動態模擬試驗和RTDS數字仿真試驗的原理和方法,給出了GB 14285—2006《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關于繼電保護可靠系數和靈敏度系數的規定,給出了與繼電保護有關的IEEE的設備代號和有關的中英文名詞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