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地球生命共同體的血脈和根基。
生物多樣性為人類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生產生活必需品、健康安全的生態環境和獨特別致的景觀文化。2019 年 9 月,中國和《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秘書處共同發布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主題:“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這一主題順應了世界綠色發展潮流,表達了全世界人民共建共享地球生命共同體的愿望和心聲。
企業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力量,既是生物多樣性的利用主體,也是保護主體。
2014 年,《公約》秘書處成立企業與生物多樣性全球伙伴關系(GPBB),截至 2021 年,共 21 個國家和地區加入。2021 年,中國成立了工商業生物多樣性保護聯盟(CBBP),為中國工商業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可持續利用及惠益分享提供交流合作平臺?!豆s》在近年來的相關決議中 , 對企業參與要求越來越具體,如強調識別、計量并在適當情況下估算公司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的影響和依賴。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將生物多樣性保護融入電網建設運維各個環節。
電網行業在規劃、建設、檢修、運營及電網設備退役之后的全生命周期中的各個環節都與生物多樣性緊密相關。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的公用事業企業,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認真履行環境責任的同時,一直致力于建設環境友好的綠色電網,將生物多樣性保護融入電網建設運維各個環節,積極探索電網保護與動物、植物等不同生物物種,以及沙漠、濕地、森林等不同生態系統的和諧共生之路。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提供了良好的示范與借鑒,也為自然資本評估方法學體系的不斷完善提供了實踐基礎。
為評估企業對生物多樣性的依賴與影響,以及企業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本效益,2020至 2021 年,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首次采用全球領先的自然資本評估方法,分析在電網規劃、建設、檢修等業務環節的管理實踐中企業與自然的影響和依賴關系,對相關指標進行定性、定量和貨幣化估值及綜合價值核算,識別風險和機遇,為企業制定戰略、管理或運營決策提供參考。通過評估,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為同行乃至全球其他行業企業將自然資本納入企業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示范與借鑒,也為自然資本評估方法學體系的不斷完善提供了實踐基礎。
應用自然資本評估方法評估企業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效益,是一項具有開創性的工作,當前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部分數據在可獲取性、準確性、全面性等方面存在困難;部分指標無法進行定量或者貨幣化估值;評估范圍尚未覆蓋到價值鏈上下游;影響和依賴實質性分析僅限于內部評估和小范圍的相關方意見征詢等。企業開展自然資本評估工作必將是一個不斷改進的過程,未來隨著項目標準化建設的深入,自然資本評估結果將常態化應用于企業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決策管理與能力提升,自然資本評估工具將得到更好應用,助力企業可持續發展。
基于此,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組織編纂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生物多樣性管理與價值創造》系列叢書。
叢書包括綜合卷、江蘇卷、山東卷、浙江卷和新疆卷等5本,梳理了中國多個地區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面臨的挑戰,介紹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在當地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踐,并按照《自然資本議定書》標準框架,即“設立框架階段”“確定范圍階段”“計量和估算階段”“實施應用階段”評估國家電網的多個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對自然資本實質性影響和依賴及其價值,分析自然資本影響和依賴對于企業現在與未來的風險和機遇。
預訂請聯系:
褚老師:010-6341 2790
郵箱:yanjun-chu@sgcc.com.cn
|